孔庙,是为纪念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、教育家孔子而设立的祠庙建筑,有些地方又被称作文庙、夫子庙、至圣庙、先师庙、先圣庙、文宣王庙等。历史上全国各地孔庙有两千多所,至今保存尚好的还有数百座,其中曲阜孔庙是中国最早、面积最大、等级最高的孔庙,它修建于公元前478年,即孔子逝世的第二年。曲阜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,它经过历代修建与扩建,才形成现在的规模。南北长约1300米,东西宽150多米,占地140000平方米,三路布局,九进院落,贯穿于一条主中轴线上,左右对称排列,里面有殿、堂、坛、阁460多间,门坊54座,“御碑亭”13座,以及汉以来历代石刻1000多块。与故宫、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。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世界文化遗产、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。
前面的神道,两旁的古柏非常难得
万仞宫墙
正门
金声玉振坊
棂星门。棂星,即灵星,又名天田星,古人认为它“主得士之庆”。古代祭天,先要祭祀灵星。孔庙设门名灵星,是说尊孔如同尊天。 “棂星门”3个大字乾隆皇帝手书
太和元气坊
至圣庙坊
圣时门,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(1415年)
壁水桥
弘道门,是明洪武十年(1377年)时孔庙的大门,清雍正七年据《论语》“人能弘道”钦定命名,以赞颂孔子阐发了尧舜禹汤和文武周公之道
大中门,原名中和门,原为宋代孔庙的大门
奎文阁,始建于宋天禧二年(1018年)始名“藏书楼”金章宗在明昌二年(1191年)重修时改名“奎文阁”,清乾隆皇帝重新题匾。奎文阁高23.35米,阔30.1米,深17.62米,黄瓦歇山顶,三重飞檐,四层斗栱。
奎文阁前碑亭内的明代御碑,为明宪宗朱见深所立,立于成化四年(1468年),又称“成化碑”
十三碑亭,南8北5,专为保存封建皇帝御制石碑而建,习称“御碑亭”。亭内存碑55幢,为唐、宋、金、元、明、清、民国七代所刻。上图中对古树的保护力度可见一斑
大成门,孔庙第七道大门。名称源于孟子对孔子的评价““孔子之谓集大成”
大成门前精美的浮雕龙柱
杏坛,相传孔子讲学的地方。源于“除地为坛,环植以杏,名曰杏坛”,金代始于坛上建亭,由当时著名文人党怀英篆书“杏坛”二字
大成殿,“大成殿”3个金色大字为清雍正皇帝手书,字径1米。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,高24.8米,阔45.78米,深24.89米,和故宫太和殿、岱庙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
大成殿门外正中是清雍正皇帝题书的“生民未有”匾额
殿内正中是康熙皇帝题书的“万世师表”和光绪皇帝题书的“斯文在兹”匾额
大成殿内的场景
家谱碑
鲁璧
孔宅故井
诗礼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