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:女儿上高一,这学期学习了李白的几首诗词,前几天语文老师要求学生以“——李白“为题写一篇家庭作业,于是女儿写下了下面这篇小文:
曾读到过许多人对李白的评价,有韩愈的“李杜文章在,光焰万丈长”,有杜甫的“痛饮狂歌空度日,飞扬跋扈为谁雄”,有徐增的“太白以气韵胜”“太白以千秋调”,然而最入我心的还是余光中的那句“酒入豪肠,七分酿成了月光,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,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”。喜欢这句倒不是因为它有多出名,或是语言有多华丽。而是因为他将这个飘然不群、仙风道骨、却又豪放不羁、心怀大志的李白描绘得淋漓尽致。李白幼年时曾接受儒、道、纵横三家思想的教育,这三家本不相容,但李白却把这三家有机地结合起来,由内而外自然地流露。“天上我才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是儒家兼善天下、救济苍生的思想。“且放白鹿青崖间,须行即骑访名山”是道家的避俗离浊、蔑视世俗、崇尚自然。“突营射杀呼延将,独领残兵千骑归”是侠者的忠义猖狂。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是禅者的玄思与孤寂。李白的人生大起大落,从长安的“贵妃研墨,力士脱靴”一下跌到长流夜郎的无力与绝望。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,然而他这一生怎一个“仙”字了得,他生平浪迹天下、不拘常调,他每首诗放浪形骸表面下胸怀壮志的暗流,叫人如同云中观月,可望而不可即。
评论